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,行业准入门槛待提高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焊接资讯

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,行业准入门槛待提高

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,行业准入门槛待提高
作者:Rito
发布时间:2016-12-28
浏览次数:408
关键词:机器人
厂家:无锡睿特超声设备有限公司
联系:李工
手机:18914161761
邮箱:offensive@163.com
在线联系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工商信息:营业执照
详情

我国大量制造业企业仍处在‘工业2.0’向‘工业3.0’转型升级阶段,可替代工人繁重体力劳动以及有害环境下作业的中低端工业机器人,市场巨大。2016年上半年,国内产工业机器人60.1%应用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,销量同比增94.3%;用于切割、磨削、去毛刺等领域的加工机器人,销量同比增103%。

中低端市场需求快速扩张,产业投资热情自然高涨。但在曲道奎看来,如何由数量、速度型转变为质量、内涵型,是当前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问题。广东东莞从事与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超200家,但大多数或购买国外设备集成,或采购国外核心零部件组装,有知识产权的不到1/3。

低端产能一哄而上,相关政府补贴的作用有多大?去年,赛迪研究院、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单位调查发现:不少地方政府部门或通过补贴用户间接支持,或对机器人生产企业直接给予技改资金、股权投资、首台套保费补助等资金扶持。据了解,2014年以来,东莞连续3年每年安排2亿元财政资金,对机器人企业进行普惠性补助;安徽芜湖市两年共兑现各类政策资金4.4亿元。

对转型升级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同时,地方扶持政策可能会诱发一些问题。一是导致重复建设。支持制造业企业采购本地设备的政策,使机器人企业遍地开花,造成大量低端产能。二是引发恶性竞争。扶持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重生产、轻研发,催生一批拿快钱的小散弱企业,引发质低价廉的恶性竞争。三是影响自主品牌形象。调查发现:有地方扶持政策,没有公开透明的审核标准和流程,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也缺乏统一规范指标,有的技术尚未成熟便抢先上市,质量参差不齐,削弱了用户使用自主机器人的信心。

政策优化调整势在必行。一是落实好产业规范条件和产业发展健康指导意见,促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,鼓励产业向高端化发展;二是加强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,加快研究制订产业急需的各项技术标准;三是建好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,产学研用紧密协作,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。

据悉,工信部正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,提高准入门槛,严控工业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风险。